贯彻落实新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五大措施推进名城保护工作
2021年1月27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2月26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副主任周楠森出席会议介绍情况。《条例》的颁布实施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理念和要求转化为制度安排,为深入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进一步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提供法规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老城不能再拆了”“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区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名城保护工作方法,开展了包括申请式退租、“共生院”模式、老旧厂房改造利用、责任规划师、公房管理运营等不少创新性实践,并逐渐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条例》把这些经验法制化,充分发挥政策的整体效能。
与2005版条例相比,新版《条例》重点从保护的类型和范围、制度和责任、措施和处罚等方面进行了突破。恰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际、首都规划体系“四梁八柱”初步形成之时,《条例》的颁布与实施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北京名城保护工作固本强基,意义深远。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将多措并举,落实好《条例》新要求。
五大措施,落实《条例》新要求
名城保护体制机制方面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将纳入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工作体系,将进一步优化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职能、强化名城保护委员会职责,东城、西城、海淀等区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机构建设,强化管辖区域内老城和三山五园地区等重点区域保护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
空间规划管理方面
目前我市已经建立了三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总体框架,并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组织编制了核心区控规、副中心控规、分区规划,压茬启动了乡镇域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开展了老城、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规划的编制,率先在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方面进行探索。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将结合《条例》中关于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要求,进一步加强有关规划的编制和审查工作,切实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要求落实进国土空间规划中。同时结合十四五规划纲要,开展《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为《条例》的实施奠定基础。
配套政策管理方面
将制定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进一步优化调整建设项目的审批职能,做好历史文化街区等保护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既有建筑或者改变既有建筑的外立面、屋顶或者结构的核发规划许可工作。
结合城市更新的有关政策,为老城的街区更新摸索一条适合老城特色的实施路径。
全力配合中轴线申遗工作,积极落实《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的有关工作要求。
保护利用实施工作指导方面
目前,已完成北海医院、东天意市场降层拆除工作。历代帝王庙以新面貌对外开放。打造“步行优先、林荫覆盖、留住记忆”的“稳静街区”,鼓楼西大街保护更新实现精彩亮相。
下一步,将加快编制“两轴”沿线重点地区详细规划。提升自然景观品质,打造御道历史文化体验核心路径。出台街区更新实施意见,打造一批精品院落、精品街巷、精品街区。推进地铁8号线鼓楼大街站空间织补等项目。推动皇史宬、宏恩观等一批文物腾退。推广“共生院”模式,实施“一院一策”和“一户一方案”,试点探索平房区物业管理服务向院落延伸。持续推进三山五园地区疏解整治提升工作,实施大尺度绿化建设,开展补水工程,恢复水系、湖面,局部再现京西稻田景观,提升自然景观品质。挖掘利用御道等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利用边角地、闲置地建设口袋公园,融入历史元素,营造“小而美”的高品质公共空间。
图片来源: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
社会宣传引导和公众参与方面
将持续开展“我们的城市”——北京青少年城市规划宣传教育计划,向儿童和青年传播城市规划知识理念,增强社会整体对城市规划的认知能力、审美水平和家园责任感,播下名城保护的种子。
进一步发挥好责任规划师的作用,搭建名城保护与公众之间的桥梁。以“规划+文化”为重点,打造“北京印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整体宣介平台。
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义务。习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我们要深刻把握“都”与“城”、保护与利用、减量与提质的关系,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内容来源: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推荐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是规划师丨古老白塔的时光之旅
走进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光影世界
重磅!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全文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义务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